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通天草 | 中藥圖典
通天草
Tōnɡ Tiān Cǎo
別名
荸薺梗、地栗梗、荸薺苗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利尿;降逆。主熱淋;小便不利;水腫;疔瘡;呃逆
英文名
Waternut Herb
始載於
《飲片新參》
毒性
歸經
脾經、腎經
藥性
涼
藥味
苦
通天草
(《飲片新參》)
【異名】荸薺梗(《飲片新參》),地栗梗、荸薺苗(《蘇州本產藥材》)。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荸薺的地上莖。
【採集】7~8月間,將莖割下,晒乾。
【藥材】乾燥的莖,呈壓扁狀,長60~90厘米,直徑4~7毫米,頂端有穗狀花序;上部淡黃色,不易拉斷,下部淡綠色,則易拉斷。全體皺縮,表面有縱紋,具光澤;節處稍隆起,質輕鬆軟,中間空,折斷面內有白色膜狀間隔,用擴大鏡觀察之,呈蜂窩狀。氣微弱。以乾燥、完整、帶黃綠色、無泥土雜質者為佳。
主產江蘇、上海、浙江等地。
【性味】①《飲片新參》:"苦,平。"
②《蘇州本產藥材》:"甘,寒。"
【功用主治】①《飲片新參》:"化濕熱,利小便,通淋。"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清熱,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選方】治呃逆:通天草五錢,代赭石一兩。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
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
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
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出自A+醫學百科 「通天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80%9A%E5%A4%A9%E8%8D%8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通天草」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3個分類: 中醫 | 中草藥 | 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