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束光 | iGPSPORT迹驰杨小清:用创新征服国内市场,海外用户成为助推力

⟁ 365提款10万一般多久 ⏳ 2025-10-01 18:14:03 👤 admin 👁️ 6084 ❤️ 882
有束光 | iGPSPORT迹驰杨小清:用创新征服国内市场,海外用户成为助推力

然而,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海外用户占比超过80%,这更加激发了团队在国内市场上大展身手的雄心壮志。iGPSPORT迹驰决心用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征服国内市场,将更多的国内用户吸引到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下。

未来,iGPSPORT迹驰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不断推出更多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公司也将加强与国内用户的沟通和互动,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iGPSPORT迹驰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一定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成为国内骑行科技领域的领军品牌。

经过8年的外地工作后,2012年,杨小清回到了武汉,他在休息的同时思索着未来的道路。他回忆道:“那时决定创业,但是没想好做什么,空余时间比较多,自己就经常去东湖骑车,放空。”随着骑行次数的增多,他觉得应该记录一下自己的骑行轨迹和运动数据。经过多方调研,他发现国内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而海外的产品价格又让人望而却步,最便宜的码表也要1000元左右。

市场的空白往往意味着商机。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专业科班出身,杨小清在华为等知名企业工作多年,凭借经验判断,他觉得“这可能有机会”。

于是,杨小清和两位小伙伴一起购买了一些产品开始研究。“产品本身并不难,尤其是初级产品,也许自己可以试一试。”他说道。

当时,国内有一些企业为海外自行车码表厂商代工,但是杨小清坚定地选择了做自主品牌,并于2012年9月注册了iGPSPORT品牌。经过一年左右的研发和努力,于2013年10月,第一款产品iGS30面世。“国内自主品牌的码表,我们可能算是第一家。”他回忆道。

虽然关注做一款产品的时间只有一年,作为第一个尝试的人,杨小清和他的团队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们需要理解行业和市场需求,筹措资金,组建团队等等。在他看来,研发一款产品,尤其是初级产品,技术门槛并不高,但是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并推向市场的整个商业化过程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是一家新生的企业,要说服若干个环节的供应商与我们合作,要把产品做好做稳定,整合资源的过程是最难的。”杨小清说道。

在朋友们眼中,杨小清是一个跨界的人。但是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消费电子行业,“技术是通用的,我只是将自己所了解的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在骑行运动这个领域。”他说道。

iGS30在国内市场上市后的前两年,并未获得预期的反响。团队在复盘分析时发现,他们忽视了国内市场的成熟度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当时,整体骑行人数有限,而对于智能装备如码表的需求并不强烈,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手机APP或其他方式记录骑行数据。

考虑到海外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度较高,而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公司在2015年底开始转向海外市场。2016年,一份来自拉美的企业订单为团队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这家客户是主动找到我们,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的重要客户。”杨小清表示。当时,客户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经过调研发现,只有齐物科技拥有成熟的产品,而且客户正好具备供应链优势,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

这次合作对团队来说充满了挑战,包括产能和品质等方面。当时,公司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体系与海外要求相差甚远,甚至连最基本的当地语言翻译也是个问题。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客户为师,以合作伙伴为师,只要客户提出合理要求,我们都虚心接受,并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做。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我们的心态是开放的。”杨小清说道。

客户是当地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当地第二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商,他们拥有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公司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标准体系,并完成了相关质量体系认证。第一批货物验收通过后,杨小清和团队感到非常欣慰,“我们更有底气了,对未来的产品更加有信心了”。

▲公司自有小型生产线

在创意天地办公区,公司设有一条20多人的小型生产线,分为无尘操作间和普通包装操作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装配。隔壁的仓库里,贴有外文标签的产品整齐地摆放着,即将快递发往海外。现在,这条产线的年产量约为10万台左右,每一款新产品都从这里诞生。

杨小清解释说,最初由于产量较少,难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公司被迫自建生产线。后来,这条生产线更多扮演了试验田的角色。每当推出一款新产品时,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如果出现问题,是设计环节的问题,还是材料、工艺或流程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生产线,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及时调整。

通过转向海外市场并与重要客户的合作,iGPSPORT迹驰迈向了成功的道路。他们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体系,提升产能和品质。

武汉齐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凭借价格优势赢得了初期的成功。然而,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来说,创始人杨小清认为“产品力和品牌力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运动健康掀起新的热潮,国内骑行人数逐渐增长,专业骑行装备市场也迎来了繁荣。为了回应国内市场的需求,齐物科技于2023年4月发布了中文品牌“迹驰”,正式回归国内市场。“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属于能打的,但品牌方面目前是短板,也是我们现在要重点发力的。”杨小清表示。

齐物科技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iGPSPORT到迹驰, “专注自行车GPS码表的创新,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杨小清坚定地表示,这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全部凝聚在三个关键词中——“创新、品质、服务”。

▲公司代表产品

在过去的十年中,齐物科技从零起步,推出了30多款产品,其中包括超过20款GPS码表,能够满足不同选手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需求。今年9月,迹驰将发布一款新品,应用双频多芯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的使用体验,例如导航功能的体验将有显著提升,能够实时规划骑行路线。

这一切离不开齐物科技强大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30%,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10%以上。截至目前,齐物科技已获得各类知识产权68项,其中包括10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和17项软件著作权。齐物科技也荣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体育产业重点扶持项目、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瞪羚企业等荣誉。

目前,齐物科技的产品服务超过百万骑行运动爱好者,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80%的用户来自海外。仅在2022年,全球用户上传的骑行里程数约达3亿公里。公司的APP版本在一年内迭代了21次,固件升级了18个版本,功能点迭代优化超过90次。

齐物科技也积极赞助全球范围的骑行赛事、车队和骑行达人,为其品牌代言。国内知名车手孔文生组建的业余自行车队“迹驰-瑞豹车队”更是迹驰官方冠名车队,全年获得了无数赛事荣誉。

▲迹驰-瑞豹车队

经过十年的匠心打磨,齐物科技已成为国内码表市场的领头羊。尽管起步较晚,但杨小清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前进。他们深知要想赶超海外厂家,产品品质与价格必须趋同,这需要他们付出更多努力。然而,他们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推动运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为骑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同时,齐物科技还计划向健身、跑步、游泳等其他运动领域延展,通过数字时代的新技术,让更多的运动爱好者能够更好地享受运动。

为了注入更多活力,齐物科技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为国产智能运动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责编 / 张秋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