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沉船史與水下文化資產資料庫

⟁ 365提款10万一般多久 ⏳ 2025-10-16 03:11:05 👤 admin 👁️ 2950 ❤️ 292
台灣沉船史與水下文化資產資料庫

「栂」(Tsuga)是日本海軍「樅型」驅逐艦的第8號艦,1919年3月5日石川島造船所開工、1920年4月17日下水、7月20日完工。公試排水量770噸、標準排水量850噸,鋼質船身長88.39米、寬7.92-7.93米、吃水2.44米,動力系統為3座口型艦本式重油鍋爐鍋爐、三菱帕森斯式(Parsons)高壓衝擊-低壓反推式一段減速透賓主機、輸出功率21,500匹馬力、速率36節、14節續航力3,000浬。武器裝備三年式45倍徑120mm單裝炮3門、雙聯裝25mm機炮2座、三年式重機槍2挺、530mm雙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計4門、備設魚雷8枚。乘員110人。

「栂」驅逐艦從成軍到太平洋戰爭前都駐防在馬公,為要港部所屬警備驅逐隊的成員,開戰後編入中國方面艦隊參與香港攻略作戰,駐防上海。1944年5月從上海開往馬尼拉參加馬里亞納海戰後又經高雄回佐世保。1945年1月15日「栂」號驅逐艦在澎湖被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攻擊,沉沒於馬公港內一號浮標西北方,根據當時調查稱船體分裂成三段,沉水約7米,招商打撈無廠商願意投標,最後由清港隊在1954年9月用炸藥爆破切斷的方式吊起船身打撈完成。

很奇怪的是日方資料寫「栂」號驅逐艦是沉沒於高雄,不過美國海軍的座標證實是沉沒在馬公港內風櫃尾角前(23°33'N 119°33'E),「栂」號艦終於在她一生停留最長的地點長眠

(圖說) 驅逐艦「栂」在澎湖風櫃尾角前海域被擊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