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P(Delivered Duty Paid)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一种常用贸易术语,以下是对其含义、买卖双方责任义务、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的详细解读:
图为DDP贸易术语示意图
一、DDP贸易术语含义
DDP术语下,卖方需要将货物在进口国指定目的地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义务。卖方必须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交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二、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1、卖方责任义务
(1)运输和保险:负责安排运输,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的目的地,并承担运输过程中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订立运输合同、支付运费等。通常情况下,卖方对运输途中的货物进行投保,以降低运输风险带来的损失。
(2)通关手续:卖方需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文件,并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以及从他国过境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支付相关税费。
(3)交货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置于买方处置之下,同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的通知。卖方还需提供商业发票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其他与货物有关的单据。
2、买方责任义务
(1)接收货物:在卖方将货物按合同约定交付时,买方有义务在指定目的地接收货物。
(2)协助义务:买方应在卖方办理通关手续等事宜时,提供必要的协助,如提供相关信息等。但一般不承担卖方办理海关手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费用。
(3)检验货物:买方有权对货物进行检验,以确定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如发现货物存在问题,应在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
三、适用范围
DDP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海运以及多式联运。它通常适用于买方希望卖方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特别是在买方对进口国的市场情况、政策法规等不太熟悉,或者希望减少自身操作和风险的情况下。例如,一些大型机械设备、高价值电子产品等的国际贸易中,买方可能会要求卖方采用DDP术语,以便自己更省心地接收货物。对于卖方而言,如果在进口国有较好的代理资源和清关能力,能够有效控制运输和清关环节的风险和成本,也会愿意选择DDP术语来增强自己在贸易中的竞争力。
四、注意的问题
1、进口清关风险:尽管卖方负责进口清关,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进口国政策调整、海关查验等特殊情况,可能会导致清关延误或产生额外费用。卖方需要提前了解进口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海关要求,做好应对准备。
2、运输风险:卖方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一切风险,直到在指定目的地完成交货。因此,卖方需要选择可靠的运输方式和承运人,并购买足够的保险。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货物的运输状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费用核算:DDP术语下卖方承担的费用较多,包括运费、保险费、关税及其他税费等。卖方在报价时必须准确核算各种费用,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额外费用,以避免造成损失。
4、单据交付:卖方必须及时、准确地向买方提供各种单据,如商业发票、提单、保险单、原产地证书等。这些单据是买方接收货物、办理进口手续和提货的重要依据,任何单据的缺失或不符都可能导致交货延误或产生其他问题。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